一场稀奇古怪的梦境,让我在一个充满孩童尖叫声的世界里徘徊。
似乎从未有一个养娃经历的我,被一下子送到了这个沸腾着无邪童心和无底繁忙的角落。
梦里的我是一位母亲,带着自己的孩子,为了被外界所羡慕而屏弃了本该有的自我。
从买双鞋到选一条牛仔裤,从营销理念的透露到每一个小人物的星座特点,我似乎掌握了一切的童装文化。
但是,我的孩子却似乎从未站在我这样的角度看待过我,他们的眼中只有无畏地勾手进入橱窗中,项链上独特的挂坠,鞋垫间密布的蓝色气泡,甚至还有那数字手表上那刻着“吃饭时间”的指针。
我陪着他们在这个控制幼童消费的灰色场景中观望,却始终没和小孩的视角投射在一起。
在孩子们伴随着父母那焦虑地、催促着并耐心地逛街过程中,我独自在情感的迷雾之中迷失。
这样的经历其实更像是一场共情体验,抛开或旁观那些望着我们孩子长大的群体,其实家长才是极端需求对待孩子和自我定位方面的那个群体。
我们需要的其实是一份来自内心和深处的理解,孩子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,他们都是独立的灵魂,与我们相互成长,而非相互塑造。
这个梦醒后,让我意识到了一个人的重要性并非建立在一种被动的交流基础之上,而是需要创造出一种源自心灵并与孩子紧密连通的共鸣,才能让那原本无解的局面得以打开。